为拯救濒危“非遗”扬州市府掏钱开班

  • 作者:本报记者 严柳 通讯员 施华健  来源:江南时报  日期:2007/10/22 17:11:10
  •        200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剧以及扬州曲艺中评话、清曲榜上有名。但早在10年前,扬剧、曲艺班因为市场不景气和资金匮乏已经停止招生,造成戏剧队伍后继无人。在扬剧和曲艺被国家定为“非遗”后,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提交议案和提案,对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表示关注。
           2007年10月9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酝酿,一个由政府出资,学校教育、剧团参与的合建模式终于浮出水面。55名精心挑选的戏曲苗子进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接受扬剧、曲艺等系统学习。2007年10月22日下午2点,冲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真假24小时》将在扬州大剧院演出。扬剧、扬州曲艺的复兴之门打开了……

    扬剧、曲艺市场现状不容乐观
            在扬州教场拆迁留下的废墟中,走过大大小小的碎砖块堆,一幢陈旧的三层小楼孤独地立在那里,里面传出女子的弹唱声,夹杂着中年男子说书的声音,这就是现在的扬州曲艺团。在上个世纪是扬州城里最热闹、最有名的大光明书场,二楼一个类似茶馆的大厅里面有位说书的先生,场内坐着二三十个听众,边喝茶、边听。倒茶的老师傅介绍,现在说书和以前不一样啦。戏曲、说书这些不流行了,听的人少。这样的大师说两个小时,挣40块钱,要是没成名的年轻表演者,就更少了。
    而早在清朝中期,扬州地方戏曲曾经名班蜂拥,仅著名的盐商家庭戏班就有春台、老洪、德音、百福、老徐、黄班、张班、汪班、陈班等等。其中,不少班底在全国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经历过潮涨潮落的扬州评话大师、牡丹奖获得者惠兆龙,对此是一声长长的叹息。作为扬州老曲艺工作者,对扬州地方戏曲的前途、振兴、发展,无时无刻不在担忧、思虑,甚至是耿耿于怀。 惠兆龙感叹说,上世纪60年代,扬州曲艺团有50多名演员,社会上还有很多独立的戏曲表演者,可是从1997年曲艺班最后一批招生至今,扬州曲艺已是10年“无后”了。加上在曲艺团工作,常常要下乡镇、跑码头,工作动荡辛苦待遇也不高,人员在不断流失,目前,团里演员仅有10多名。此外还有很多演员为了生计,热衷于参加婚庆、厂庆和各类社会活动表演,曲艺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曲艺了,再过10年、20年,还有多少人能唱曲、能说书? 惠兆龙还提到,扬州曲艺、评话大多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曲目和书目,已经有几十年没有新书目、新曲目了,说唱了几十年,总是“水浒”、“三国”,观众也厌倦了。
            在扬州市扬剧团,记者同样听到了这样无奈的叹息。毕业于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扬剧专业的梅花奖获得者、“扬剧王子”李政成回顾了扬剧班几次招生的强烈反差。1981年,13岁的李政成受母亲李开敏的影响,报了当时的扬州市文艺训练班。该班当年招生50人,报名者达1000多人。1986年,招生已经开始面临困难。1998年,50人的招生计划因报名未满,扬剧班无奈取消。
    列入“非遗”扬州政府掏钱开班
            周总理说:“扬剧美,曲调丰富,变化多,表演细致,耐听,耐看,它和淮剧的家乡距离那么近,可是两个剧种的特点又是这样明显突出。足见地方戏曲中劳动人民的创造性真是各有千秋,万不可一概而论,抹煞特点。”
            2006年6月国务院正式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包括扬州市扬剧以及曲艺中的评话、清曲等项目榜上有名。随后,江苏省在全国开先例,出台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命名与资助暂行办法》,通过确定传承人制度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提交议案和提案,对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表示关注。 
            2007年10月9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酝酿,一个由政府出资,学校教育、剧团参与的合建模式终于浮出水面。按照这个模式,扬州市政府掏钱为所有的扬剧、曲艺班学生交上万元的学杂费;学校为这些戏剧苗子提供系统教育,还补助数百元的生活费及奖学金;扬剧团和曲艺团为学生提供业务指导和帮助,并采取订单式培养形式,对这些学生优先录用和提供实习锻炼机会。55名精心挑选的戏曲苗子进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接受扬剧、曲艺等系统学习。
    为改善扬剧、曲艺等班级的学习条件,扬剧团、曲艺团等演出团体,古筝、琵琶等乐器制造企业,以及许多关注和热爱扬州戏剧的热心人,送来声乐、健身器材乃至空调等生活用品。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周岳明校长接受江南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扬州地方文化之魂,扬州戏曲绝不能遗失。扬州戏曲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由“师带徒”模式逐渐走向正规学校,80年代初经历了“文革”停办之后,又走向了系统办学。扬州市文化艺术学校在1984年成立,当时江苏省内外的扬剧、评话、清曲人才绝大多数都是由该校培养。进入90年代后,由于市场不景气等原因,剧团不断减少,培养出来的学生无处可去,最终走向了停办。
    停招10年后重新开班,周岳明深感压力很大。他告诉记者,戏曲的培养不同于普通的艺术培养,这两个班的开设,对学校来说,无异于重新办一个学校,师资的调配、学员的管理,以及具体招生工作的开展,任何一个环节,大家都力求做到最好,每个人都希望这一次让扬州戏曲不再留下遗憾。
    扬剧、曲艺教学也应注重市场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周岳明校长接受江南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从市场来讲,开办扬剧、曲艺班并没有太大意义,其意义在于从地方戏曲文化传承发展考虑。
    扬州戏曲要繁荣还是要依靠市场、依靠自身。戏曲界应抓住这个机遇,探索市场模式,加大传统曲艺与现代文化的创新结合,使传统曲艺跟上时代脚步。
    2007年10月6日,江苏省“扬剧之乡”揭牌仪式在江都举行,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王慧芬说,扬州市江都是扬剧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有着浓厚的扬剧表演氛围和市场基础,是名副其实的“扬剧之乡”。 扬剧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江都一带的香火戏和花鼓戏。近年来,江都扬剧不断推陈出新,相继创作排演了大型现代扬剧《许晓轩》、《孔繁森》、《孙仁和》、《陈巧云》等,社会反响强烈。 江都文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江都表演扬剧和观看扬剧的氛围特别浓厚,扬剧已逐渐成为江都人难以割舍的精神寄托。尤其令人惊喜的是,江都扬剧的商业市场较为成熟,目前有10个以经营性演出为主的扬剧团体活跃在各个舞台。
           扬州市文化艺术学校历届和应届学生参演的现代扬剧《真假二十四小时》已经被列入“2006至2007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审”,将于10月22日接受省级专家组的评审。 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徐新华编写,从开始编排到冲刺“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该剧已经经历了五次修改。几乎是每一次演出后,主创人员都会听取各方意见,弥补可能出现的任何瑕疵。现在的剧本,已经细分到每一句台词的语气、每一句唱腔的韵味。
           扬州市扬剧团团长李政成介绍这部现代扬剧,在舞美方面,请北京戏剧学院的教授和原舞美师各拿出一套方案,择优选用。音乐上,更是请来了三位国家一级作曲家,共同打造戏曲精品 李政成说,在10台剧目中,扬剧《真假二十四小时》诞生还不足1年,是其中最“年轻”的。尽管如此,李政成还是充满信心,得到“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称号后,将把目光瞄向“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2007年10月22日下午2点,冲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真假24小时》将在扬州大剧院演出,扬州市扬剧团邀请所有扬剧戏迷,届时一同品味精心打造的24小时艺术精品。

     


    相关链接:
    扬剧和扬州曲艺中的清曲、评话
    扬剧是在花鼓戏和香火戏的基础上,吸收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地方剧种。至20世纪初以来,扬剧得到迅速发展和流行。 扬剧产生于民间,以扬州方言念唱,具质朴、生动、贴近生活的特点,擅长表现中下层普通百姓喜怒哀乐。近10多年来,由于受到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和人们审美情趣的转移,扬剧已处于濒危状态。
    扬州清曲是扬州曲艺的一种,始于元,成于明,盛于清,至今600多年历史。扬州清曲南北交融,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江苏省代表性民间曲种之一,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曲艺品种之一,底蕴丰厚,有500多种曲目,140多个曲牌。脍炙人口的《好一朵茉莉花》的音乐源头即来自扬州清曲中的曲牌“鲜花调”。但是,当前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古老曲种由于种种原因已处于艺人流散、后继乏人的濒危状态。
    扬州评话是扬州曲艺的一种,流行于扬州、镇江、南京、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扬州评话有传统书目65部,代表性书目有《水浒》、《三国》等。自清代以来,其风格流派众多,近现代最著名的流派,是以王少堂为代表的“王水浒”,以康重华为代表的“康三国”。 扬州评话是中国传统说书艺术的活化石,正因为它具有高度的历史、文学、艺术价值,所以俄罗斯、丹麦、日本等国都不乏扬州评话的研究者

  • 上一篇:“拜金铁霖为师,与戴玉强同学”
    下一篇:美国艺校欲与扬州艺校合作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