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学校申报评估] 自 评 报告

  •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6/20 17:08:55
  • 一、学校概况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是我省苏中地区唯一的一所国办艺术中专校,开设了中国舞表演、音乐表演、电脑美术、曲艺、扬剧、群文舞蹈等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86人。学校始建于1958年,1998年由扬州念四桥路迁至现址四望亭西路433号。校园占地 30295平方米,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5131平方米,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等各个功能区划分合理,布局科学。为适应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在市政府支持下目前已在校园东侧征地21000平方米,计划建成教学实训基地,新增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
    二、创建成果和经验体会
           长期以来,学校以“求真、求善、求新、求美”为校训,以“团结、奋进、求实、创新”为校风,始终追求永无止境的艺术教育目标。近年,学校围绕争创三星级艺术中专的总体目标,确立了“立足本源、贴近市场,打造品牌,坚定不移走特色办学之路”的办学理念,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着力建设富有特色的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中国舞表演、扬剧、曲艺、电脑美术、音乐表演等5个专业方向,其中中国舞和扬剧、曲艺等3个专业为主干专业,继承民族传统、弘扬地方文化的专业体系特色明显。《扬州市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加强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建设,办好中国舞示范专业,培养500—600名具有中等艺术表演水平的舞蹈演员;培养一批扬剧、曲艺、木偶等地方传统艺术表演人才。为了实现这一规划,   学校成立了由职业、行业、企业界人士组成的专业建设顾问组,走专家、市场相结合的专业规划决策路子。
            长期以来,我校一直努力将中国舞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并为此作了大量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学校聘请中国舞蹈教育家吕艺生教授、中国著名民舞专家潘志涛教授、江苏省演艺集团一级编导刘鹏春教授等国内外舞蹈专家、教授参加舞蹈专业专家顾问组。通过调查研究和专题论证,学校确立了总体发展规划及各专业发展方向,明确了各专业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在全省艺术中专校中率先聘请俄籍专家来校教学,探索欧洲古典芭蕾基训在中国舞表演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这一举措于2007年被省文化厅在全省艺术中专校推广。我校的中国舞表演专业于2004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定为省内首个省级舞蹈示范专业;2007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示范专业复评,并以较高名次通过省文化厅组织的综合评估。2003年、2006年水乡地域特色舞蹈《荷塘语丝》、《杨柳轻扬》分别荣获国家文华艺术院校奖,《杨柳轻扬》还荣获文化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发的全国艺术职业教育优秀成果奖,引起广泛反响,重大活动邀约不断,招生、合作项目、学生实训就业呈良性循环态势。2007年9月,我校恢复开办扬剧、曲艺表演专业,这两个专业是扬州市保护与传承地方文化的政府工程,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三个委培单位从师资、经费、教具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这两个专业在校生70人,办学情况良好。
    (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兼职教师19人,学生786人,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9.7,师生比为1:11,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23人,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6%,“双师型”教师比例为专任专业教师总数的61.5%。专任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者占64.7%。
    1、完善的教科研工作制度
           学校教科研工作由主管教学的校长主持,以各专业教研科(组)为中心,建立了较完善的教科研工作制度,各专业科组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行专业教学研讨,及时向上级推荐教师的教科研成果。校内教研活动坚持做到每两周一次,有计划、有落实、有督查、有成果;积极参加校外教研活动,如参加了扬州市职教处组织的课程改革研讨、职教中心组织的听课、评课等活动,以及省文化厅科教处组织的课程改革教研活动等。有 21.6%教师的职业教育教科研论文在市级以上教科研会议上交流并获奖,部分论文在刊物上发表。                  
    2、创建名师工作室
           在重点专业建设中,聘请社会名师担任我校专、兼职教师。近两年来,学校相继从北京舞蹈学院、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江苏省歌舞团、省昆剧院、扬州市扬剧团、曲艺团、清曲研习所等处聘请了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艺术修养的舞蹈、扬剧、曲艺表演艺术家,如熊家泰、梁漱芳、肖燕英、张晓梅、汤建平、李开敏、李政成、钱正雄、惠兆龙、沈志凤、陆建荣等。还与俄罗斯专业舞蹈学校合作,相继聘请四位俄罗斯专家常年在校授课。2005年,成立了梁漱芳舞蹈研究室。这些举措壮大了我校的专业教师队伍,提高了专任教师专业素养,形成了专兼职教师相互配合、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3、重视提高师德师能
           学校重视教师师德师能的培养与培训,在制定了《教师进修培训暂行计划》和《教师校本培训计划》的同时,重落实、重考核。两年来,学校一方面定期对所有教师集中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培训,计算机实用操作和课件制作培训,对新教师进行了以师德教育、教学规范为重点的岗前培训。另一方面,继续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性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改革培训,学历培训。2006年-2007年,学校有20多名教师参加了省“四新培训”和其他各级各类技能培训及提升学历层次培训,占专任教师的40%以上,学校用于教师培养培训的年度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的6%以上。在2007年江苏省首届艺术中专校音乐技能大赛中, 我校获得两金三银多铜的佳绩,刘剑民、吴亚薇、顾丽老师荣获指导教师奖……此外,在历届省文化厅主办的教师技能大赛中,我校教师均有十多位教师获奖。校教师不但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近两年,蔡茉莉、奚社艳、周冰等教师分别获得省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巾帼标兵、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07年9月,我校荣获扬州市 “学习型班组”的荣誉称号。
    (三)大力开展课程开发与课程研究
           培养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适用型中等艺术人才,是中等艺术学校办学定位的基点,我校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抓手,切实开展课程开发和课程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学校注重德育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1、文化教学注重实用  文化课程在使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专业发展需要,编制了部分校本讲义,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专业教学彰显特色  中国舞表演专业是省文化厅课改实验点,该专业芭蕾基训课曾于2007年作为全省中等艺术中专校的示范课堂公开展示,已形成并实施基训、排练、民舞、水乡特色舞蹈等体现专业特色的项目课程。同年,《扬州文化艺术学校中国舞专业课程的改革与探索》获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第21次年会论文二等奖。各专业均能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剧目教学是艺术教育项目课程的具体化体现,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之中。
    3、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近年来,学校以各种形式的竞赛为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校不仅定期举办以专业班级为单位的竞赛,而且构建了以5.23全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及教师技能大赛为主线的校年度竞赛与奖励制度。师生参与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的积极性高,成绩显著。2003年我校在第七届全国舞蹈“桃李杯”大赛中获表演、作曲三等奖创作优秀奖,实现了江苏省在全国性此类赛事上零的突破、2006年,我校极富水乡特色的舞蹈精品《杨柳轻扬》获国家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八届“桃李杯”舞蹈大赛表演、剧目、作曲三个三等奖,我校周冰、张小可、王蓓蓓老师同时荣获国家园丁奖; 2007年,《杨柳轻扬》获教育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发的“优秀职业教育成果奖”,又一次实现江苏省零突破。
    (四)努力提高实习实训效果
           学校始终将实习实训的基地建设列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建好校内设施,一方面走出去加强校企合作,专业实习实训有序、有效。
    1、校内实训基地设施齐全  目前学校五大专业现有校内实训场地2418.07平方米。学校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财政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做到专款专用,建有10个设备齐全的排练场,10个练功房投入155万元,配备有空调、电视机、DVD、地板地胶、把杆、钢琴等,配套设施齐全;2007年,扬剧、曲艺专业重新开班后,学校投入专项经费45万元,购置了全套教学器材,新建了灯光音响配置完备的小剧场;音乐专业拥有的琴楼是省内艺术中专校唯一的标准琴楼,琴楼拥有40多间标准琴房,面积650平方米,钢琴、古筝等资产65万元;美术专业实训场地有15万元的石膏像等配套器材;所有教学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我校纸质藏书2.4万册,生均纸质图书达30.5册,且在扬州市文化局特殊政策的扶持下,除资源共享20万册电子图书(电子图书生均254.5册)外,还将扬州市图书馆作为我校分图书馆。校园网覆盖全校,70.6%以上教师能运用、制作和开发多媒体课件。为充分发挥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功能,提高综合效益,学校以后勤部门为主管机构,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从中国舞专业的练功房到声乐专业的琴房,从多功能厅到小剧场,都制定了使用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每天有检查有记录,保证了设备的完好。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环境整洁,有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在环境布置上,有的体现了本专业的文化传承,有的介绍了专业的成才典型,有的则反映了专业学生学业进程和阶段性成就。
    2、校外实习实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学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技能实习和社会实习,打破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传统模式。成立实习实训改革领导小组,以就业为导向,紧紧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动态,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同时,探求实习实训新模式,争取更多的委托式、订单式合作办学形式;学校进行教学、实训、就业三点一线的尝试,市场化运作毕业汇报,如2007年7月,在扬州大剧院成功举办了五场纯舞蹈专场毕业汇报,创票房收入数十万元的同时,学校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也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实训、教学两者合一,强强联合,学校各专业均有长期、稳定的行业合作伙伴,合作中有组织、有协议、有工作目标和计划;且做到了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落实、管理制度落实,学校与企业形成了相互需要、互惠互利、相互参与、相互依存的良性关系。2006年以来,成立了雅韵琴筝国乐团、扬州清曲传习所、碧泉曲艺队。同时,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及省市有关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充分结合艺术类办学特点和规律,制定了《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实习安全制度》、《实习协议制度》、《实习考核制度》、《实习报告制度》等管理制度,实习实训中严格对照实施,并形成了校外实习实训奖励机制。现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有20个,且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率达到100%。各专业均配有数量充足、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老师,注重实习过程中实习计划的推进落实及学生的思想、生活、安全管理。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五)大力推进学校常规管理
          近年来,我校以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整合为重点,切实加强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学校各项制度不断完善,规范各项管理,职责明确,落实到位,使我校依法治校工作稳步推进。
    1、教学管理制度化   我校积极贯彻落实《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化。2005年,结合学校实际办学特点,编制了《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教师手册》,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岗位职责、教学效果评价、听课制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学生成绩考核管理办法、学分制试行方案等19项,对教师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规范。建立了以教务处牵头,各专业教研室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各专业教研室的作用,建立教师考评机制,定期进行师德检查、督察教学情况、举办师能竞赛。逐步完善教师业务档案。学校校风、教风良好,文化艺术氛围浓厚。
    2、学生管理以德为先  学校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建立完整学校德育管理体系,在学生管理方面编印了《德育递进目标》、《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宿舍管理规定》、《德艺双馨奖助学金评定条例》等系列制度,聘请地方检察院检察长担任法制教育副校长,成立了“任惠萍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室”, 并建立了一支由党支部和校部、学生处和团委、班主任和班干组成的三级管理队伍,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行“有功必赏,小善必录”。常年举办“寝室文化节”、 四月“安全月” 五月“红歌会”、校运会、“宿舍流动竞赛”等“主题月”活动;开展了以“杨柳轻扬”精神为典型的先进人物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德艺双馨奖助学金”评比等。有布置、有检查、有评比的学生常规管理更是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重视学生品德养成、让学生懂法而守法的同时,学生处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近年来无学生犯罪现象,无安全责任事故。常年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组织研讨班级工作,交流班级管理经验,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努力提升理论水平。在江苏省首届艺术中职校论文比赛中我校三篇德育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
    3、安全管理重实效  学校建有较完备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成立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食品卫生、校外演出比赛、实习实训、校园网络及节假日的安全,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应急预案。学校实行24小时行政值班制,由班主任、中层干部、校部成员同时值班,责任到人。学生管理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007年,我校被评为“扬州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4、后勤管理促育人   后勤服务设施到位,各项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健全,定期检查督促,做到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学生宿舍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按标准可容纳住宿学生700多人,现有住宿学生550人;学校食堂拥有两层楼,300多个餐位;男女浴室面积达260平方米;学校建有标准的田径场,和篮球场,配备了较完备的体育器材,学校高度重视师生的身心健康,每年定期举办全校性学生运动会和教职工运动会;学校医务室有55平方米,配备合格的医疗器械,专职医护人员两名,药品采购渠道正规,无伪劣、过期药品,学校医务工作多次得到上级表彰。
    (六)全方位展示教育教学成果
    1、社会培训塑造行业品牌  学校坚持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由校部领导主抓培训工作,成立了扬州文化艺术学校舞蹈培训中心,培训规模与学历教育的规模达到了1:1的比例;学校不断深化社会培训内涵,创新培训形式,从单一的少儿艺术素质培训拓展到艺术师资培训,从单一的舞蹈专业培训拓展到多专业并行的培训,从校内培训拓展到校外设点培训,从自己搞培训拓展到与高层次名牌学校、地方核心媒体联合开展艺术培训。学校注重不断强化培训管理规范建设,努力塑造行业内的培训品牌。
    2、水乡“扬州舞”舞动全国  我校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为繁荣扬州乃至全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以《荷塘语丝》、《杨柳轻扬》、《花香鼓》、《九九艳阳天》为代表的扬州水乡系列舞蹈,创建了我国民舞中汉民族江苏水乡舞蹈特色代表性。在扬州市、江苏省和全国的一些大型经贸、文艺演出活动中,都有我校师生的身影。2006年以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的百人舞蹈团的足迹,踏遍祖国南疆、北海,声名远播大江南北,一再应邀参加了全国第12次民政工作会议文艺汇演、全国首届水上运动会开闭幕式、中国武警政治部文工团建军八十周年及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大型文艺晚会、全国第十届运动会开闭幕式、中国南京首届国际绿化博览会开幕式演出、江苏省第16届运动会开幕式演出、中共江苏省委第11次党代会“祝福江苏”文艺汇演等重大活动,受到了主办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扬。在扬州市历年的“4.18”国际经贸旅游节系列活动中,我们扬州文化艺术学校的师生更是活动的主力军。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了教师教学思路,也是实现艺术教育服务经济、繁荣文化的重要举措。
    3、技能与竞赛彰显实力  学校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艺术赛事活动,在历届江苏省教师技能大赛中,我校各专业教师摘金夺银,表现突出。我校学生除成功冲刺了第七届、每八届全国“桃李杯”外,2007年6月,在江苏省首届艺术中专校学生音乐大赛中,我校学生获得了两金、三银、多铜的好成绩;2007年底,在扬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口语大赛中,我校两学生双双荣获二等奖;近几年,我校师生在各级各类大赛中有数百人次获奖。
            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一批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涌现,创业、创新、创优是我校近年来倡导的治学主旋律,学校能充分结合艺术类学校的特色去领会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江苏省职业教育创业行动工程的意见”精神,着力在师生中引领“三创”氛围,邀请业内专家来校进行“文艺创新”讲座,把学生带出门,实地走访,观摩毕业生创业典型的创业历程和创业实体。制定专门政策鼓励“三创”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三创”意识大幅提高。为了拓展学生就业竞争空间,学校积极创建多种竞赛展示平台,注重学生综合技能(包括主专业、普通话、英语口语、诗歌朗诵、写作等)的培养与考核,开展评比活动,参加相关考证。同时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还对学生进行了一些行业分支方面的技能培养与考证,探索市场化运作、技能展示与访问演出推介相结合,收到良好效果。
           学校创建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政府对传承民族文化、弘扬地方文艺的重视和对艺术教育的支持,得益于学校全职员工对事业的追求,利益于学校领导班子的强有力的工作。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富有朝气,管理学校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在全校师生员工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领导班子成员的拥护满意率在90%以上。学校连续五年被市文化局评为“先进集体”,周岳明校长勇于开拓创新,多次被省文化厅、市文化局表彰。领导班子注重探索艺术教育的规律,科研能力较强, 研究成果显著。两年来,相继有三位校长的四篇科研论文在省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一、二等奖。
    三、存在的不足和整改措施
            我校多年实践的办学模式和创新成果得到了国家文化部领导和省文化厅领导的充分肯定,但对照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三星级评估标准,我校的领导班子职称、校园占地面积等方面有望在短期内完全达标。由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在一些指标上无法与普通职业教育等同,如学校规模、师生比,地方戏曲专业教师因历史的原因,一般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普遍不能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国家目前没有对艺术类学生的职业资格进行等级认证。相信这些肯定会在艺术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改变。
    我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紧紧抓住评估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我校办成知名星级艺术中专校,实现我校 “十一五”发展目标。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
                                                            2008年4月

     详情点击

  • 上一篇:[三星学校申报评估]评 估 公 告
    下一篇:抗震救灾捐款倡议书
  • 相关文章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